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零线断路的事情其实时有发生。那么你知道零线断路的危害嘛
为什么有人说零线断路会导致触电几率大增?为什么又有人说零线断路会烧毁家用电器?那么谁说的对呢?原来,零线断路也分零线分支路断线和零线干路断线两种:如果是支路断线,一般会导致原本无电压的零线的电压升至火线电压,也就是220V。但如果是零线干线断路了,这个危害就更大了,会使线路的电压发生改变,最高可以升至380V,那我们的家用电器可就要烧了
上图,为典型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,其中L1、L2、L3为大小相等方向各差120°的三相电压。而N则是中性线,因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,所以这个N线也称零线。R1,R2为用电负载。R1的零线已经断路(断点就是那个X),此时因为零线断路,线路无法形成回路,所以就不会有电流流过R1,那么R1就不可能运行。但是断点在负载R1的N线上,这就导致R1负载的N线到断点处的电压为相电压L1,也就是220V。如果人不知道是零线断路导致负载不运行的话,看见R1没有运转,以为没电或N线没电的话,那触电几率是不是大增呢?
再来看看第二种情况:零线干线断路。
如上图所示,R1、R2为用电负载,L1、L2、L3为三相电压。如果零线断点在上图1的位置,那么电流就不是由L1过负载R1再到N的回路了。而是由L1到负载R1的火线(相线)。
通过R1负载,到负载R1零线(N线),到负载R2零线(N线),过负载R2,到负载R2的火线(相线),最后到达L2。而L1、L2之间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。而对于负载R1,R2来说,它们正好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。根据串联分压原理,大电阻分大电压,小电阻分小电压。而电阻与功率的大小正好相反。也就是说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:电阻大的功率小,电阻小的功率大,那么好了,如果R1与R2相等的情况下,那么它们串联分压,一个190V。这个还好。但是如果它们的阻值不一样,比如R1为100Ω,而R2为10Ω。那么R1上的电压UR1为345V,而R2上的电压就UR2只有35V了。如果把R1和R2看成2户不同的人家,你说家用电器会不烧坏呢?一般一条相线(火线)不会只接一户人家,一般是几层楼都是一根相线(火线),所以要烧一般不会只烧一户人家。